8月5日,梧州市中医医院开展基孔肯雅热应急处置演练。医院副院长陈志健现场指导,医务科、护理部、院感科等科室相关人员参与,模拟从病例识别到消杀的全流程,旨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。本次演练以实战为导向,模拟一名近期有东南亚旅居史的发热患者到院就诊场景,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防控方案和医院应急预案要求展开,以全面强化医务人员防控意识与实战能力。
![]() 演练环节 分诊筛查: 分诊护士快速识别发热伴关节痛、皮疹患者,结合其东南亚旅居史启动预案。 ![]() 发热门诊接诊医生迅速进行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,确诊后立即将患者转入单人病房,加装防蚊纱窗、蚊帐,严防蚊媒传播。 ![]() 检验科、防保科、后勤部门高效联动,确保检测、报告、消杀无缝衔接。 ![]() 科 普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?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,感染后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高热、持续性关节剧烈疼痛(多累及四肢小关节,如手腕、脚踝等)、全身性皮疹,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头痛、肌肉痛、结膜充血等症状,临床表现与登革热极为相似,但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疼痛更为显著且持续时间较长,部分患者关节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。 ![]() 如何预防? 防蚊灭蚊,消除滋生环境:定期清理家中花瓶、花盆托盘、水桶等易积水容器,疏通下水道,及时更换水生植物的水,从根源上消除蚊虫繁殖的温床;在门窗处安装细密纱窗,夜间睡觉时使用蚊帐,减少室内蚊虫活动空间。 外出防护,降低叮咬风险: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时,尽量穿着长袖长裤,选择浅色系衣物;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、驱蚊酯等成分的正规驱蚊产品;避免在清晨、傍晚等蚊虫活动高峰期在草丛、树荫等蚊虫密集区域逗留。 温馨提示(科普内容源自网上资料,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) 若您近期出现发热(体温≥37.3℃)、关节疼痛、皮疹等不适症状,尤其是曾前往广东、东南亚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,或居住环境蚊虫较多时,请立即佩戴口罩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尽快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。就诊时请主动、详细告知医生近期的旅居史、蚊虫叮咬情况及症状出现时间,以便医生快速准确诊断,及时开展规范治疗。 |